F1《江西小吃》1集/套
介紹
江西省簡稱贛,地產豐富,是美麗富饒的魚米之鄉,在江西當地品嘗到的江西特色小吃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很具有當地的特色,不僅講究配色、造型。而且還講究火功,豐滿樸實、注重原味,江西小吃品種豐富,制法各異,各有特色。主要介紹了江西炒米粉,蘿卜絲米果,白糖糕和江西瓦罐煨湯的制作過程。
F2《比薩餅的制作》1集/套
介紹
比薩餅是一種由特殊的餅底、乳酪、醬汁和餡料烤制而成的具有意大利風味的快餐食品。正宗的意大利比薩,在制作時必須用到奶酪、羅勒葉、番茄膏等三種基礎材料,另外還要準備一些輔料,如面粉、鹽、橄欖油等。目前比薩餅已經超越了語言與文化的壁障,全球通行,受到各國消費者的喜愛。主要從原料準備、薄底比薩的制作、厚底比薩的制作、其它比薩的制作等幾個方面,向大家介紹如何在家里制作比薩餅。
F3《傳統名肴烤全羊》1集/套
介紹 烤全羊起源于這里的西北游牧名族,據傳,早在幾千年前,生活在內蒙古河套地區的鄂爾多斯人民已經開始用火來燒食整只野獸,大草原特定的游牧生活方式,使這種食用方法延續至今。 據史料記載,它也是成吉思汗最喜愛吃的一道宮廷名菜,也是元朝宮廷御宴“詐馬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是成吉思汗接待王宮貴族,犒賞凱旋將士的頂級大餐。烤全羊流傳至今,烤制方法已有很多種,總結起來有燜爐烤全羊、炭烤帶皮全羊、草原手抓烤全羊,將為您介紹傳統名肴烤全羊。
F4《豌豆食品加工》1集/套
介紹
豌豆屬于豆科,豌豆屬,是一年生藤本作物,起源亞洲西部、地中海地區等地區,在我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現在在全國各地均有栽培。而且豌豆有很多的品種,從外觀顏色上可以分為青色和黃色兩種。豌豆富含豐富的賴氨酸等營養成分,針對豌豆休閑食品深加工,將從豌豆脆和豌豆酥這兩種食品的加工工藝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
F5《模擬蟹肉加工技術》1集/套
介紹 模擬蟹肉加工是以魚糜為主要原料,利用各種加工手段形成的方便食品的統稱。它具有口味獨特、食用方便、營養豐富等特點,深受人們的喜愛。國內外市場需求量都很大。在我國東南沿海都有生產企業分布。大大提高了對漁業資源的開發利用。與此同時,模擬蟹肉加工為勞動密集型行業,解決了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的閑置問題,增加了農民的收入。為您講解模擬蟹肉加工技術。
F6《章丘黃家烤肉》1集/套
介紹 制法獨特的風味食品黃家烤肉,是明朝末年由章丘市黃家灣一姓黃的農家所創制,至今已有300余年的歷史。章丘黃家烤肉皮酥肉嫩,肥而不膩,單吃鮮香可口,燴以白菜、豆腐則更具風味。現在黃家烤肉已列為濟南名吃。本期向您介紹章丘黃家烤肉的制作技術。
F7《美食牛蹄》1集/套 介紹 也許你還沒有吃過以牛蹄為原料制作的美食,本集就向您介紹幾種美食牛蹄的做法:清燉牛蹄、酸湯牛蹄、原汁牛蹄、紅燒牛蹄。
F8《魚糕的制作》1集/套
介紹 魚糕,因發源地為荊州,故俗稱楚宜花糕。它是采用魚糜、雞蛋及肉為主要原料加工蒸制而成的食品,入口鮮香嫩滑,清香可口,營養豐富,老少皆宜,乃民間宴席待客之上品。本集就從原料選擇、原料加工、魚糕胚的制作、蒸制等技術環節為您介紹魚糕的制作技術。
F9《蜂膠生產技術》1集/套
介紹 蜂膠,是蜜蜂從膠原植物新生枝條的腋芽處、花蕾處、創傷處采集的樹膠類物質,再混以蜜蜂舌腺、下顎線的分泌物,反復加工、轉化而成的膠狀物質。蜂膠中含有30多種黃酮類物質、30多種芳香酯、10多種萜烯類化合物,以及氨基酸、維生素、蛋白酶等多種成份。另外,蜂膠還具有很強的殺菌作用。將為您介紹蜂膠生產技術。
F10《手工皮鞋制作工藝》1集/套
介紹 制作手工皮鞋可以讓顧客自己選擇天然的動物皮料,比如說駝皮、鱷魚皮等上等原料,還能夠按照顧客的腳形和喜好來設計款式,既有個性,又舒適,因此近年來,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同時,也是很多再就業人員的選擇。本集詳細介紹手工皮鞋的制作流程。
F11《鵝絨裘皮加工技術》1集/套
介紹 鵝絨裘皮是以普通家禽鵝的絨皮為原料,經過多道工序,精心加工制作而成的禽類裘皮。鵝絨裘皮皮板結實柔軟,具有輕、薄、暖以及毛絨潔白華麗等特點。它抗脫毛程度強于兔毛,蓬松性能優于貂皮,防潮防寒性可與狐皮媲美。本集向您介紹鵝絨裘皮加工技術。
F12《皮鞋的翻新與改造》1集/套
介紹 很多時候,有的皮鞋磨損、劃傷了,而樣子還沒有過時;有的沒穿幾次,樣子卻過時了,扔掉可惜,留著卻穿不出去,怎么辦呢?本集從皮鞋的補色、改色和尖頭改圓頭三個實例中,具體介紹皮鞋的翻新與改造技術,讓磨損、過時的鞋,重新追趕上時尚的潮流。
F13《蓼花糖的加工技術》1集/套
介紹 蓼花糖是陜西省地方特產,酥、脆、香、甜,倍受人們青睞,它形似鼓槌,體大而輕,在金黃色的外皮上均勻地粘著白芝麻,里面是雪白細嫩的蜂窩狀糖心。本集向您介紹蓼花糖的加工技術。
F14《風味鍋巴的制作》1集/套
介紹 鍋巴香酥可口,營養豐富,通常由大米、小米、黃豆、綠豆等制成,既可作為休閑小吃,也可作菜肴烹調。本集向您介紹風味鍋巴的制作。
F15《營養配餐服務》1集/套
介紹 我國的營養配餐服務是伴隨著營養餐的興起而興起的。近年來,學生營養配餐快速發展,在我國一些大城市已經出現了以營養配餐為主的營養配餐配送公司,這是一個既有利于社會,又有利于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大市場。本集就向您介紹:營養配餐服務員的職業操守、采購、原料介紹、質量檢驗、入庫、員工消毒、粗加工、質量檢測、分餐、餐具回收。
F16《冰點的制作》1集/套
介紹 冰點是指冷藏或加入冰的冷飲和需要經過凍制或冷藏的甜點,主要分為甜點和飲品兩大類。其中甜點類冰點多是由奶油、奶酪制作而成,而飲品類冰點大多加入了水果。本集向您介紹冰點的制作。
F17《陸川豬臘制品加工技術》1集/套
介紹 “陸川豬”短、寬、肥、圓。背腰寬廣凹下,腹大常拖地、毛色呈一致性黑白花。歷史悠久,品質優良,因原產與廣西東南部的陸川縣而得名,本集介紹陸川豬臘制品加工技術。
F18《素餅的制作》1集/套
介紹 本集向您介紹:酥皮類素餅的制作、油酥的制作、全麥酥皮素餅的制作重點、果脯類酥皮素餅的制作、干點類素餅的制作、核桃餅的制作、椰蓉餅的制作。
F19《羊羹的加工技術》1集/套
介紹 羹是指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狀、冬裝的食物,而羊羹是指由紅小豆、豌豆等加入上等的白砂糖,經過篩選、煮制、搓沙、灌裝等工序精制而成,是我國傳統美食的一種。本集向您介紹羊羹的加工技術:工作人員機車間的要求、羊羹的加工流程。
F20《博山風干豬肉的加工技術》1集/套
介紹 博山風干肉在齊魯大地的知名度非常高,經過世代口口相傳,其古老的制作方法一直延續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本集介紹博山風干豬肉的加工技術。
F21《南瓜粉南瓜汁的生產工藝》1集/套
介紹 對南瓜進行深加工,把新鮮的南瓜加工成南瓜粉、南瓜汁。有利于新鮮的南瓜的保存,并且食用方便,提高了新鮮南瓜的附加值,提高了種植南瓜的經濟效益。本集向您介紹南瓜粉 南瓜汁的生產工藝:南瓜粉的加工技術、利用南瓜粉加工成飲料、利用新鮮南瓜加工成飲料。
F22《保胚米的加工技術》1集/套
介紹 保胚米營養豐富,有預防人體心血管疾病,貧血、糖尿病以及改善腸胃功能等作用,被譽為具有生命力的“活米”,號稱“米中貴族”、“米白金”。它通過只占自身重量3%,而營養成分占2/3的小小胚芽,正在被人們所關注、所接受。本集向您介紹保胚米的加工技術。
F23《鵝肝醬的加工技術》1集/套
介紹 鵝肥肝醬是以鵝肥肝為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它幾乎完整地保留了鵝肥肝的營養成分,鵝肝醬最常見的吃法是生吃涂抹法,就像吃果醬一樣,把它用刀涂抹在面包集上食用。本集向您介紹鵝肥肝醬的制作:原料肝接收、鵝肥肝醬的加工。
F24《茯苓夾餅的加工技術》1集/套
介紹 北京特產茯苓夾餅,曾為宮廷食品,是深受人們歡迎的京華風味小吃。本集向您介紹茯苓餅的加工技術:工作人員及車間的要求、茯苓夾餅的制作。
F25《孝感麻糖的制作》1集/套
介紹 孝感麻糖的名字源于它的產地湖北孝感。本集向您介紹孝感麻糖的制作:麻糖生產廠的環境要求、選料、麻糖生產前的準備工作、原料處理、炒制、麻糖的整形、麻糖的切集、麻糖的包裝和保存。
F26《什錦果脯的加工技術》1集/套
介紹 果脯是我國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食品,在現今食品工業中仍占有重要地位。本集向您介紹什錦果脯的加工技術:工作人員及車間的要求、果脯的加工流程、車間消毒。
F27《馬鈴薯脆片的加工技術》1集/套
介紹 馬鈴薯脆片作為休閑食品市場廣大。馬鈴薯脆片不僅保留了馬鈴薯原有的營養成分,而且延長了馬鈴薯的儲藏時間。本集以天然薯片為例向您介紹馬鈴薯脆集的技工技術:原料的儲存、挑選、清洗、去皮、修整、切片、漂燙、油炸、挑選、調味、包裝入庫。
F28《鹽漬裙帶菜的加工技術》1集/套
介紹 裙帶菜也被稱為“海中的蔬菜”。裙帶菜的收割期與當年海水溫度有很大的關系。本集向您介紹鹽漬裙帶菜的加工方法及加工過程,主要包括:裙帶菜的收割、卸載燙煮、冷卻脫水、鹽漬、除梗撕邊、包裝入庫等。
F29《建筑垃圾制磚技術》1集/套
介紹 建筑垃圾磚就是以城鄉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為主料,配以工業廢渣,用合理的配方,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入添加劑,經過壓制成型和一系列硬化養護后制成的,達到了國家標準的磚。
F30《初級防水工基本技能培訓》1集/套
介紹 防水工程是保證建筑物工程結構,不受水侵蝕的一項專門技術措施。要保證防水工程的質量,除了要求設計合理、選材適當以外,施工質量是關鍵。作為施工的直接操作者,防水工操作技能的高低、能否執行正確的操作工藝就成為重中之重。介紹初級防水工的基本技能。
F31《花崗石開采與加工技術》1集/套
介紹 花崗石在發育廣泛,分布區域遼闊,資源遍及全國各地,便于開采和加工。本集就向您介紹:花崗石礦床的地質勘察與開采區的選擇、花崗石開采目的及花崗石的加工。
F32《木工基礎操作技能》1集/套 介紹 木工是一門與社會發展和日常生活有密切關系的通用性工種。本集介紹木工基礎操作技能:原材料、木工工具及零部件加工方法、機械工具的使用方法。
|
F33《白蠟桿家具的制作技術》1集/套
介紹 白蠟桿也稱“臘桿”或“白蠟條”。它通體潔白如玉,堅而不硬,柔而不折,桿身可彎曲到180度不劈裂,柔韌性強,自身纖維密度稠,有較強的自然拉力,在干燥的地方不劈裂,在潮濕的地方不變形,是加工武術棍棒、錘把的理想天然原材料。近年來民間用它來制作家具,受到市場的歡迎,成為高檔家具的一個備受歡迎的品種。將為您介紹白蠟桿家具的制作過程。
F34《仙桃雕花剪紙》1集/套
介紹 仙桃市自古被稱為“歌藝之鄉”,民間藝術十分繁榮。花鼓戲、皮影戲、雕花剪紙、麥稈畫、貝雕等等民間藝術形式琳瑯滿目。這其中最醒目的當屬仙桃雕花剪紙。雕花剪紙是仙桃市一種獨具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間文化藝術,它以豐富的構思、圓滿的造型、精美的雕刻工藝享譽海內外。仙桃市被湖北省政府授予“湖北省剪紙藝術之鄉”。向您介紹仙桃雕花剪紙,具體內容是:歷史淵源與分類、藝術特色、題材與內容、制作實例等。
F35《秦淮燈彩》1集/套
介紹 秦淮燈彩也叫秦淮花燈,它融合了多種藝術門類、多種制作材料和多種工藝技術,汲取了繪畫、書法、剪紙、刺繡、雕塑等藝術之長。匯南北燈彩特色于一處,與北方燈彩相比更具有濃厚的民間鄉土風格和南京本土氣息,秦淮燈彩在2008年獲得了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稱號。但是,全國的觀眾對于秦淮燈彩的特征和制作工藝還不是十分了解,為了更好的讓大家認識秦淮燈彩,為您介紹秦淮彩燈制作技藝。
F36《豐寧滿族剪紙制作工藝》1集/套
介紹 豐寧滿族自治縣地處河北省北部,北面毗鄰內蒙古自治區。在歷史上既是北方各游牧民族發展、壯大的搖籃,又是華夏族與北方各民族政治、經濟、文化交往的活躍地區,孕育了包含當地民族特色的燦爛文化。最具特色的當屬傳承于當地滿族文化的豐寧剪紙,在凸顯北方剪紙風格的同時,又有自己獨樹一幟的滿鄉風情。本節目將為您介紹豐寧滿族剪紙制作的工藝。
F37《根雕工藝》1集/套 介紹 根雕藝術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隨著人們的觀賞和收藏需求的不斷增加,根雕技術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藝人們經過不斷探索創新,使得根雕藝術更上了新的臺階。本集向您介紹根雕的制作工藝。
F38《東陽木雕》1集/套
介紹 東陽木雕在繁多的木雕品種中,以其獨有的特色獨樹一幟。東陽木雕歷史悠久,應用范圍廣,形式豐富,被譽為白木雕。本集帶您了解一下東陽木雕的制作工藝。
F39《灘羊皮加工技術》1集/套
介紹 灘羊是蒙古羊的一個品種,后來遷移到賀蘭山東麓的寧夏平原上,品種的優異,再加上有豐足的牧草和多種草藥作為“主食”,使寧夏的灘羊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優良品種。寧夏人經過長期的摸索,采用民間加工工藝將1個月左右的灘羊羔皮制成灘羊皮,也稱二毛皮,用灘羊皮制作的男女裘皮冬裝、大衣、皮褲、皮手套、女襖、圍巾、披肩等,穿著舒適,美觀大方,保溫性能極佳,是我國的傳統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供不應求。介紹灘羊皮的加工技術。
F40《肥肝鵝的屠宰與加工》1集/套
介紹
屠宰肥肝鵝不僅可以得到優質的鵝肉,更重要的是獲取優質的鵝肝。為了體現肥肝鵝的商品價值,需要經過隔離飼養和強制填飼這兩個階段,才能進行挑選符合標準的肥肝鵝來進行宰殺和加工。將為大家講解肥肝鵝的屠宰與加工技術。
F41《松花粉采集與加工技術》1集/套
介紹 松花粉為松科植物馬尾松或其同屬植物的花粉。是醫學寶庫中的藥食兼用花粉品種。本集向您介紹松花粉采集與加工技術。
F42《大蒜加工技術》1集/套
介紹 脫水蔬菜是利用專門的加工設備,將新鮮蔬菜中的水份排出,制成干菜。保留大部分新鮮蔬菜原有的營養,色、香、味不變,并且不易腐壞變質,方便了蔬菜的運輸和貯存。大蒜的加工技術是把大蒜加工成蒜泥、蒜蓉、大蒜粉等,增加了大蒜自身的價值。本集向您介紹大蒜加工技術。
F43《玉米食品加工技術》1集/套
介紹 隨著國內食品加工企業技術的創新,玉米深加工食品逐漸走入了我們的生活。本集向您介紹玉米食品的深加工技術:精細玉米面的加工、玉米粉絲的加工、玉米粉皮的加工技術、玉米糊的加工、玉米鍋巴、玉米食品生產的規范要求。
F44《羊皮的加工與制革技術》1集/套 介紹 我國是世界最大羊皮生產國,羊皮制革技術與生產加工技術的優劣直接影響羊皮品質的優劣。本集向您介紹:羊皮的基本知識、綿羊皮、羊皮皮革的加工制革技術。
F45《大蒜干制品的加工技術》1集/套
介紹 通過現代工藝將大蒜加工成干制品,不僅能保留原有的風味和營養成份,而且可以使大蒜特有的味道變得柔和,并且貯藏時間大大延長。本集介紹大蒜干制品的加工制作技術。
F46《柿子脫澀》(共1集)
介紹 柿子果味甘甜是人們喜食的水果,但柿子采摘后有強烈的澀味,必須經過脫澀處理方可食用,因此采用正確的脫澀技術是果農增產增收的關鍵。本集向您介紹:柿子脫澀、鮮果脫澀法、溫水脫澀法。
F47《傳統香》1集/套
介紹 對于香的制作,古代就已形成了一整套與中醫學說一脈相承的理論,有一個十分成熟完善的工藝體系,也是傳統文化的一個密不可分的部分。的傳統香,與中藥的制作很相似,以天然香藥和中藥材為原料,也有各種各樣的配方,不僅芬芳馥郁,還有清心、安神、開竅等很多養生功能。本集就以線香和集香為例,帶大家了解一下傳統香的制作方法。制備原料、和料、成型、晾曬、包裝、窖藏。
F48《郎派面塑》1集/套
介紹 北京的郎派面塑,也稱面人郎,是由面塑藝人郎紹安創立的。面人郎技法細膩、人物傳神,是近距離賞玩的佳品,在眾多面人流派中獨樹一幟。2008年6月,“面人郎”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本集介紹郎派面塑的工藝技法。
F49《琉璃瓦的制作工藝》1集/套
介紹 琉璃瓦材質堅固,釉色鮮艷,表面光潤,是仿古建筑的重要材料,也是傳統建筑的符號。制作琉璃瓦要經過選料、粉碎、煉泥、制坯、精雕、烘干、燒造、施釉、再燒造、檢驗等20多道工序。本集以最常見的滴水筒瓦為例,介紹琉璃瓦的制作工藝。
F50《變廢為寶—水葫蘆家具的制作》1集/套
介紹 水葫蘆是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它的泛濫,嚴重困擾著我國南方一些地區,但是現在人們,開發制作出設計新穎,天然環保的水葫蘆家具,使之變害為寶。本集向您介紹:水葫蘆家具生產的過程,詳細講解水葫蘆的打撈、家具模型制作、墊登面、藤條回水、編織、火燎及上漆等制作環節。
F51《廢畜毛制作毛氈的技術》1集/套
介紹 畜毛是現代紡織工業中最重要的原料之一,主要用于制作生活以及工業紡織品,但是有一些達不到生產要求的原料毛就變成了廢畜毛,棄之可惜,而將廢畜毛制成毛氈,技術簡單實用,經濟效益可觀。本集向您介紹廢畜毛制作毛氈技術。
F52《皮雕》1集/套 介紹
皮雕是以皮革為雕刻材料的一種雕刻工藝。一般選用質地細密堅韌,不易變形的天然皮革進創作,也有部分人造皮革制品。
F53《天津泥人張》1集/套 介紹 天津泥人張始于清道光年間,創始人張明山。它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造自己的風格,其作品取材廣泛,塑造人物生動,塑與繪的結合使作品更具生命力。其藝術地位獲得國際認可。泥人張經過幾代人的傳承,成為我國泥塑藝術的又一個高峰。
F54《塤的制作》1集/套 介紹
傳統的塤多用陶土燒制,怕摔易碎,現代把高分子環氧樹脂加入原料中,制作出的新型樹脂塤,音色有增無減,質地堅固耐用,且外形美觀。介紹塤的制作工藝。
F55《西式甜點的制作》1集/套
介紹 西式甜點在西餐廳中,特指正餐之后的那一道甜點,是一種區別于茶點的閑食,又作為“甜品”而通行于中餐館。西式的甜點花團錦簇,尤其以意大利和法國為翹楚。像提拉米蘇和馬卡龍這種華麗的甜點早已風靡全球。由專業的西點老師來教大家如何在家里制作西式甜點。這里一共介紹了七個類別,分別是:松餅類、泡芙類、起酥類、布丁類、塔派類、餅干類、慕斯類。
F56《臺灣烤香腸的加工技術》1集/套 介紹
臺灣烤香腸,它源于臺灣,肉質肥瘦適中,口感嫩滑香脆而且微甜,是頗受大眾喜愛的休閑肉食品。由于臺灣烤香腸加工環節眾多,且每個環節要求不同,就必須要求工作人員要有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熟練掌握設備的操作技能,才能加工出讓大眾放心的、味道鮮美的臺灣烤香腸。介紹了臺灣烤香腸加工的整個過程及各個加工環節的具體技術要求。
F57《糟辣椒制作工藝》1集/套 介紹
糟辣椒是以辣椒作為主料,以姜和蒜作為輔料,進行加工、發酵而制成的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調味品。它發源于貴州省的黔東南地區,是由當地苗族,侗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創造出來的。距今已有大約五百年的歷史。目前在貴州大部分地區,以及周邊的四川,云南,湖南等地都能夠吃得到。將辣椒、嫩姜和蒜剁碎后發酵三個月左右就可以食用了。介紹糟辣椒的制作工藝。
F58《竹木復合地板的加工》1集/套 介紹
地板是人們非常熟悉的生活家裝用品,其中竹木復合地板不僅具有全竹地板外觀光潔、明亮、紋理細膩流暢,表層硬度系數高的優點,還具有實木地板穩定性高的特點,是一種以竹代木,減少木材消耗的理想地板裝修材料。那么青翠挺拔的竹子如何化身一張張自然清新、細膩流暢的竹地板?在加工的過程中,又如何處理竹子的生蟲與開裂呢?介紹竹木復合地板的加工過程。
F59《家庭裝修》4集/套 介紹 近年來隨著人們水平的提高和居住條件的改善,城鎮居民對家庭居室進行裝修已經是非常普遍的做法,我們許多農民朋友在進城務工時,也參加了家庭裝修工作,但由于農民朋友對家庭裝修的方法和工藝不太了解,造成了裝修工藝不正確和裝修質量的下降等問題,為此我們拍攝了本片供進城務工人員學習。
|